您的位置: 首页 >资讯 >

「城市创科大挑战」聚焦新常态 全城募集智慧生活解决方案

2021-04-16 09:51:47 编辑: 来源:
导读 新冠为所有人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,然而「有危便有机」,现时多屏视讯会议软件、点餐外卖APP、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等应用科技,为

新冠为所有人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,然而「有危便有机」,现时多屏视讯会议软件、点餐外卖APP、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等应用科技,为我们在应对的艰辛时刻,带来不少方便和安全感。试想想现时种种生活及工作的「新常态」,可见有效利用创新科技,确实能助我们开拓一片新天地。

由创新科技署主办、科技园公司协办的第一届「城市创科大挑战」,诚邀包括来自大专院校以及中小学的各界人士,提出创新科技为主轴的解决问题方案,冀望一同建构更美好的社会以及将来。因应,今次比赛以「智创新常态」为主题,参加者可就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」及「保持社交联繫」两个议题提供创科方案,为大众在当前以至过后,得到丰盛的智慧生活体验。

▲ 「城市创科大挑战」邀请了不同的嘉宾就比赛主题分享。

在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」议题下,今次大挑战对应现今新常态下两个特定的迫切性问题──「即弃塑胶餐具」及「家居产生的厨余」。对于这两个环保议题,今次大挑战的嘉宾之一,「寰科创新有限公司」首席执行官陈大仁(George)有很深刻的体会。「我和拍档从事开发环保新物料的创科研究工作,已经超过15年,最初是从我俩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,希望用科技知识来解决。」

原来,George喜欢喝胶囊咖啡,而身兼工作拍档的太太则喜欢吃即食麵,两者的塑胶产品包装都为环境带来很多问题。为此,George多年前开始联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(Imperial College London)的学者,尝试研究以植物性原料为本的可再生新材料(Renewable New Material)以代替一次性塑胶。经过十多年研究,成功研发绿色複合材料(Green Composite Material,简称GCM),不但可以生物分解,而且高韧力、不透气、耐高温,除了作为食品包装,更可以应用到餐具、食器及炊具,甚至可应用到其他产品设计如汽车、货运等。

George表示:「塑胶作为物料,为社会作出了不少贡献,带动了现代工业发展;问题在于大家滥用一次性塑胶,对地球环境带来世世代代不能轻易解决的污染负担。」他觉得间接产生大量塑料即弃餐具、包装,正是个好机会让大众认真面对这个环境污染问题,成为推动绿色环保物料的好时机。

▲ 「寰科创新有限公司」首席执行官陈大仁。

另一个「保持社交联繫」议题,主要是指长者跟学童在保持社交距离和远端学习时面对的困难。活动嘉宾之一,专业教育学院学生张海铃因为,未能如往常探访有长期病患的嫲嫲,对此议题感受至深。「怕嫲嫲染疫的同时,又担心她原来的患病情况,于是就萌生开发智慧型监察应用程式和工具的念头,希望可以利用创科『守护』她的健康。」

张海铃联同数名修读IVE电脑及电子工程高级文凭的同学,在初创科技公司「Mad Gaze」的支援下,设计及研发名为「智能监察Watching U」的系统,以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传感器应用等技术,将智能手錶、智能眼镜及手机APP组成这个监察系统。长者戴上智能手錶,系统可以侦测到长者位置、心跳率及身体平衡情况,万一走失、心脏病发、跌倒等情况出现,会发送SMS予子女;如事发长者身边有看护或佣人,更可透过智能眼镜将实况直播到子女手机上观看。而手机APP则可储存长者服用的药物资料,子女经APP输入设定,将QR Code传送到长者的手錶,药房职员以手机扫瞄就可轻鬆配药,避免出错。」张海铃表示:「现阶段『智能监察Watching U』仍属测试阶段,可望最快今年年底推出正式版本。」

▲ 专业教育学院学生张海铃。

两位不同年龄层的嘉宾,不约而同认为创科不是天马行空,而是解决日常生活遇见问题的一种手段,当中会不停面对新的问题以及失败,而关键就在于不怕失败,要勇于多作尝试和思考,才会望见成功的曙光。如果你也想要发挥自己的创意,成为创科的一份子,立即参加「城市创科大挑战」,成为创新者,比赛截止日期为6月30日!

(资料由「城市创科大挑战」提供)
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最新文章

精彩推荐

图文推荐

点击排行

2016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平安财经网.复制必究 联系QQ   备案号:

本站除标明“本站原创”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邮箱:toplearningteam#gmail.com (请将#换成@)